一个小工眼中的社会现实与阶层固化

以下的内容尽管可能是实话,但听到就觉得好刺耳。

最近看到一图,广东省汕尾市烟草公司陈文铸家住成员组织机构图,恐怖至极。

不过社会现象就是这样,也很寻常。成年人看惯了这种权贵垄断,所以自己家的小孩子说什么国家大事,要求武统之类的,一般都被我呵斥:好好读书,不要去管你不该管的事。读好书才是你的事。

曾经有句名言:母弱出商贾,父强做侍郎,族望留原籍,家贫走他乡。

而今阶级分层已经非常明显,大学里的傻白甜美少女不是那么好骗的。

有个律师朋友曾经在体制内工作时发现,绝大多数年龄大点的同事都是父母是局长之类的。他考到的成都,有一个官二代对他说:你们外地人运气好,考到成都来了。有一次一个年轻同事对他说:他就是要考进来的,进了面试,不管对方多么强,都要被刷下去。

在体制内,一家三代在里面的太多了,真的是全部,人家是三代人的努力,正常。但有能力的父母,都把娃儿送出去了。

所以我曾经有一篇文章《警官三代是警官,税官三代是税官,农民的很多代都是还是打工人》。

周围阶层固化到什么地步呢。就是有女儿的,肯培养的,人家妈妈直接说:我的女儿琴棋书画,不可能嫁人还给人做家务。直接说两个儿子的家庭不考虑,一儿一女的家庭考虑一下,最好独生子,家庭环境好的。然后各个阶层的子女,读书的学校很多就不一样了。

固化的本质还是人越来越物化,都被资本主义洗脑了,给自己默默标好了价钱。

成外去年有一个考上牛津的男孩,很多有女儿的妈妈追着要别人的微信,直接说很喜欢这样的女婿。

有次无意中刷到一个访谈视频,女儿本人,坐标成都。
大概讲母亲送自己去了欧洲一流的艺术类院校,周边都是old money,她格格不入。
学费实在贵,自己赚奖学金贴补。
某次遇一同学,也吐槽学费贵,不是有奖学金就不来了。让这女儿对其亲近不少,以为是一类人。
直到对方邀请女儿参加婚礼,女儿才知道对方也是old money。住在类似唐顿庄园,进了大门还要驱车许久。
这段经历让她很沮丧,因为发现了与old money的巨大差距,以及阶级的难以跨越。
印象最深的是,她说同学问她,你们家没有仆人?难道你母亲亲自刷马桶?
另外,这个女儿有对象,喜欢姑娘。

分享出来,因为感觉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范本。
关于留学,关于找对象,关于阶级差异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